7月13日上午,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,向社會公布全省三級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“854模式”迭代升級最新成果。
據發布會介紹,江蘇是執行案件大省,2019年達到80.36萬件,2020年受疫情影響案件數量有所下降,仍達到74.41萬件。然而以往執行工作承辦人“一人包案到底”的傳統辦案模式存在缺乏效率、難以聚力、缺乏有效監管等頑瘴痼疾,影響了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及時實現,人民群眾反映強烈。2018年開始,全省三級法院全面推行“執行團隊+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”的“854模式”。
該模式以徹底打破“一人包案到底”為切入點,大力推進執行案件辦理機制改革,將原來由辦案法官獨自承擔的線上線下查人找物等8項事務性工作,改由執行指揮中心集約化、標準化、精細化辦理,同時指揮中心為辦案人員提供視頻會商等5類技術服務,并承擔繁簡分流、案件質效、執行案款、終本案件等4項貫穿執行全過程的管理職能。
為了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改革實效,2020年開始,江蘇法院對“854模式”進行迭代升級,全面實現全流程無紙化辦案,全面推行便民、利民的執行事務一站式服務。截至目前,全省所有中級、基層法院執行指揮中心“854模式”迭代升級已全部完成。
記者從發布會獲悉,“854模式”迭代升級后全面推行執行“辦案無紙化”,實現全流程網上辦案。在執行案件辦理過程中,所有紙質材料一經生成,立即集中掃描為電子卷宗引入辦案系統,紙質卷宗全部進入新建立的“中間庫”集中管理,使電子卷宗與紙質卷宗同步生成,實現執行過程全程留痕。當事人足不出戶,就可以通過手機在“微執行”小程序中隨時了解案件進程、提供執行線索,及時與辦案法官聯系溝通。
在法院內部,各流程節點再無紙質卷宗流轉,指揮中心與辦案團隊共建共享共用電子卷宗。原先是“卷宗在誰手里誰干活”,現在可以幾個人使用電子卷宗同時干活,辦案流程由“串聯”變為“并聯”,使工作效率大幅提升。
迭代升級后全面建立“執行事務中心”,為執行案件當事人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務,大部分執行事務不需要再預約執行法官,而是在事務中心窗口即可當場辦理,讓當事人辦事“有人”。執行事務中心設立執行立案窗口與執行初次接待窗口,第一次到法院申請執行的老百姓在立案的同時,就能夠與初次接待的法官進行溝通,讓當事人心中“有底”。設置集中接待來訪與集中接處舉報電話場所,由執行局負責同志親自坐鎮,讓當事人投訴“有門”。
“854模式”推行以來,江蘇全省法院首次執行案件結案平均用時從154天縮短至86天,執行完畢案件結案平均用時從100天縮短至56天,法定期限內結案的比例從不到75.15%提升到97.02%。執行效率提升,使人民群眾權利兌現的時限大為縮短,獲得感不斷增強。(記者 朱 旻 通訊員 程 潔)